雷火竞技网址视听云南丨哀牢山上茶正香:一叶成“三茶”
“千年茶乡春日茶趣2025南华兔乐之古茶文化推介活动”作为楚雄州南华县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活动集中展现了南华县委、县人民政府举全县之力打造
云南的先人们从茶鲜叶采摘开始,精心制作,每一个步骤,都承载着茶农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南华兔街镇地处哀牢山南坡,南与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接壤,种茶历史悠久,有生态茶园2.63万亩,树龄百年以上的古茶树四千多棵。兔街镇非常适宜于茶树的生长,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树生长季节终日云雾缭绕,所产之茶具有高山品质,“色、香、味、韵”均属上乘。近年来,兔街镇被省、州农业部门列为无公害茶叶和优质茶叶基地。
兔街镇半坡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阿发荣是土生土长的兔街人,在春茶采摘季,他忙碌而开心。“这几年我们的种茶方式有了改进,遵循传统的农耕种植方式,采用全人工除草、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种出来的茶生态、健康、绿色,很受欢迎。”
“我们在收购茶农的鲜叶时,会按照标准严格检测,只有符合标准的才能进厂。”阿发荣说,全力保障好茶叶出产的品质。
“以前,我们都是白天采茶,夜间炒制,还卖不上价格。”在阿发荣的印象里,家里人和村民们祖祖辈辈都种茶,但种完却很难把茶叶卖出去,“茶农分不清什么是古树茶,就这么当大树茶混着卖出去,或者自己喝。”
茶香如何出深山?仅用3年,南华县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帮助兔街茶完成了从“藏在深闺”到“香飘万里”的华丽转身。
如果说,茶产业发展以茶文化为魂、以茶产业为基础,那么茶科技就是内生动力。为进一步推进科技赋能,2022年,南华县与云南农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确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合作模式。为进一步落实校地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2023年4月,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王白娟专家工作站在兔街镇挂牌成立、科技小院等基层科研工作站也相继建成。
三年间,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先后组织13批、300余人次,深入兔街镇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先后帮助编制涉茶产业专项规划4个,完成135份古茶树种质资源的17项生化指标及8项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指导茶农套种滇黄精200余亩、重楼400余亩,养殖胡蜂1万窝,建成立体生态示范茶园600亩。
“都说我们的茶叶好,但是好在哪?以前我们不知道,也说不清楚,有了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专家团队的检测报告,我终于知道我们的茶优势在于三高一低(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多,咖啡碱含量低)了”。阿发荣说。
为了打开销路,南华县牵手媒体、云南农业大学,以及云南省民族茶文化研究会、云南省普洱茶协会等,从2022年开始开展了古茶文化推介、古树茶挂牌保护等活动,在2023年打造了“兔乐之”区域公共品牌。自2022年起,南华县连续三年与云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深度合作,通过举办古茶文化节、打造“兔乐之”区域公共品牌,探索出一条“以茶兴业、以文塑旅、以媒赋魂”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今年已是南华举办的第四届古茶文化节活动,有了“兔乐之”区域公共品牌这把“钥匙”重新打开新市场,阿发荣对村子茶产业的发展愈加充满信心。
“我们村这里以前没有公路,我们卖茶叶都只能走路下去,卖了茶叶只能换点米回来。这几年政府推广得很好,收成也好,现在茶叶成了我们家的主要收入了。”兔街镇半坡村三家村小组茶农段文秀说。
三年多来,“兔乐之”品牌为深山茶叶插上翅膀,走出哀牢山,产品覆盖全国15个省份,线%;兔乐之古树茶鲜叶价格三年翻了三倍,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200%。
南华县还进一步打造茶产业与非遗的合力,南华县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彝族服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丁兰英,带领两万名绣娘制作彝绣茶盒,搭配哀牢深山的古树茶,通过自然纯度、文化深度和审美高度的结合,推出高端市场茶叶礼盒,让茶价实现翻番。
据兔街镇党委书记王加宏介绍:“截至2024年,兔街镇全镇茶叶总产量825吨,产值1.08亿元,比2021年产值翻了13.61倍。我们还开发了茶庄园、民宿等茶旅融合新业态,将茶叶与彝绣结合开发新产品,提升兔乐之茶文化的品牌效应和文化价值。”
一片小小的茶叶,是千年文明文化的传承,是几百年手艺的相传,如今已成为南华县兔街镇老百姓致富的“金叶子”。茶叶产业已成为兔街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为当地茶农提供了稳定的收入,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的动力。
三年来,“兔乐之”从哀牢山不为人知的野生茶,到走出去获得市场认可的品牌茶,这一路走来,“兔乐之”区域公共品牌成长的背后是多方协作的力量,更是中国乡村产业振兴的例证。
在“2025南华兔乐之古茶文化推介活动”现场,兔街镇人民政府与云南茶叶投资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兔街镇人民政府镇长彭仕龙表示:“此次合作是兔乐之公共品牌+龙头茶企模式的实践突破。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销售渠道,确保每片茶叶都能转化为富民收益。”
和茶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南华县手工制茶技艺县级非遗传承人、兔街镇半坡茶厂负责人李正成由衷感谢各方对兔街茶产业发展的支持,他说:“我们茶厂通过实施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获得了200多万元资金进行厂房建设和设备更新。”李正成表示,自从2022年举办第一届古茶文化节以来,他们的茶叶就越来越好卖。
一叶成“三茶”,古茶产业正成为南华县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随着“科研+文化+生态+公益”多维品牌矩阵的完善,这个哀牢山深处的古茶乡,雷火竞技下载正在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样本。
习指出,“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近年来,围绕“三茶”统筹发展,云南坚持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深挖民族茶文化,推动产业升级,抢抓电商机遇,培育新消费场景,走出一条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之路。